2007年12月31日

再見,2007!

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每到年終,都會選出一個漢字,作為該年的註腳。如果要選一個字來形容我2007的生活,應該是「獨」字吧。

我仔細回想了一下,過去這一年要是沒事的話,幾乎都是待在家裡,不是窩在書房上網看書,藥不然就是躺在床上聽廣播。說道聽廣播,好幾次我在聽廣播的時候朋友剛好打手機來,問我在幹麼,我回答:「聽廣播。」結果常常被譏笑是古代人。有人說這樣是很「宅」,可是我並不是那種一天到晚看漫畫打魔獸的人,我今年也沒去過光華商場,我也不會去資訊展照show girl,所以我應該跟「宅」這個字沾不上邊。

這一年我也很少跟朋友出去,若非朋友主動打來,我也不會主動邀約,出門的時候往往一個人在外閒晃,然後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消磨時間。人家問我,你這樣不會無聊嗎,我都覺得還好耶,因為還蠻自在的,想做甚麼就做甚麼。這一年也很少上msn,很多人都以為我失蹤了。

還有呀,以前不管怎麼樣都會跟人家擦出些火花,可是今年都沒有,一個都沒有。除了「獨」字,真的想不出來還有哪個字可以形容我的2007。

以前跨年還會去朋友開的咖啡店那邊,不過今年真的懶懶的。大概是老了吧,除了對101煙火不感任何興趣之外,明天晚上出門一定到處塞車,回家大概也很困難,真的不太想出門。我明天應該就這樣一個人在房間裡,聽廣播跨年吧。

獻上以下這首蘇聯1970年代的卡通歌曲Голубой вагон《藍色列車》,祝大家2008新年快樂。



Медленно минуты уплывают в даль,
時間一分一秒慢慢流逝,
Встречи с ними ты уже не жди.
我們不要再期待又可以重回過去。
И хотя нам прошлое немного жаль,
放棄過去的回憶雖然有點感傷,
Лучшее, конечно, впереди.
美好的事物卻依舊在前頭等著我們

Припев: (副歌)
Скатертью, скатертью
就像那長長的紅色地毯
Дальний путь стелется,
儘管還有好長的一段路沒有鋪好
И упирается прямо в небосклон.
但是一定可以帶領我們走到美麗的藍天。
Kаждому, каждому
В лучшее верится...
每個人啊每個人都深信美好的事物,
Kатится, катится
Голубой вагон.
藍色列車,趕快往前衝吧!

Может мы обидели кого-то зря,
我們以前可能不小心傷了別人的心,
Kалендарь закроет старый лист.
不過日曆不會一直停留在那一天。
K новым приключениям спешим, друзья...
朋友們,我們正前往全新的探險,
Эй, прибавь-ка ходу, машинист!
喂,火車司機,開快一點吧!

Припев. (副歌)

Голубой вагон бежит, качается,
藍色列車不斷地往前開,
Скорый поезд набирает ход...
轉動的引擎不斷地加速,
Ах, зачем же этот день кончается,
唉,為甚麼這一天即將結束呢?
Пусть бы он тянулся целый год!
我真希望這一天可以持續一整年。

Припев. (副歌)

[+] Read More...

2007年12月30日

ㅎ승夜市

今天在電視上無意瞥見左邊這個標誌,我本來以為節目是在介紹韓國某景點。可是仔細一看發現不太對勁,畫面中的路人看起來好「台」,不像韓國人,結果搞了半天,是在介紹高雄的六合夜市,我突然對左邊這個識別標示很感冒。

我不知道大家看到這個識別標誌感覺是怎樣,可是在我眼中,我覺得這個識別標示很韓風。撇開六合二字長得像「ㅎ승」不說,這個識別標誌的配色也讓我感覺很韓國(大概用了紅、藍、黃,韓國太極圖案的扇子會出現的顏色),「ㅎ승」那兩個圈圈又剛好是用紅藍兩色,分明就是拆成兩半的太極。之前看某一騎遠見雜誌一篇文章說道:「台灣到現在還沒找到自己的色彩語言。」看到這個識別標誌,我突然領悟這句話的真諦。夜市照理來說應該是極能代表台灣人民生活風情的場所,可是我看了這個識別標誌,我不會想到台灣,更別說跟夜市文化有甚麼關係。

我上網查了一下這個標誌,又感到更加困惑了。網路上說:這個標誌是民國85年在新興區公所以及高雄市廣告創意協會策劃下,由民眾票選而出。這就奇怪了,民國85年應該還沒有強烈韓流,結果會出現這麼有韓國風的標誌,莫非大家都對流行有高度敏銳感,預見「韓流」未來在台灣成為主流不成?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大驚小怪想太多,我還真希望這個標誌跟韓國一點關係也沒有。

[+] Read More...

2007年12月23日

台客天堂

人家常常以為我是文藝青年什麼的,事實上,我不愛看書,也很懶得看電影;對那些熱衷於文化研究的人捧為圭臬的甚麼XX理論,我一點興趣也沒有,也不喜歡關心國際大事。我很常被一些俗俗的事物所吸引,談不上喜歡,不過那些東西甚為有趣,常常吸引我的注意。蓬萊仙山頻道的「東南西北」便是其中之一。

這個節目是甚麼時後有的,我不知道,我也搞不清楚我是什麼時候開始發現這個節目,總而言之,應該也有好幾年了。蓬萊仙山頻道的網站飾這樣介紹這個節目的:

「最親切的本土性綜藝節目,老歌讓您回味,演歌秀讓您舞動!堅持走本土、鄉土路線的「東南西北」節目,長久以來,一直受到相當程度的歡迎,觀眾族群涵蓋老、中、青,節目內容雅俗,但不流於無味,製作秉持詼諧、風趣,闔家觀賞,樂在其中。」

沒錯,這個節目相當本土,這個節目很多不論歌曲、舞蹈、服裝、燈光、佈景,都能讓你眼花撩亂、回味無窮。話說姚文治上台之後,曾經把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頻道給關掉了,我當時還稍微惋惜了一下,難不成這個節目真的走入歷史了嗎?不過,他後來還是重新出現在電視上了。


節目中常常都是一位主唱站在舞台最中央,然後底下有四五對男女跳著國標。舞台不大,可是每一個人跳的十分賣力,感覺腰都快跳斷了,而且大家各跳各的,沒有一對是完全一樣的。觀看的時候,我總是怕他們會不小心相撞,為他們捏一把冷汗,可是終究不會撞在一起,這是「東西南北」這個節目緊張刺激的地方。此外,觀看節目裡面的穿著化妝也是很令人費解,彷彿節目是二十年前就錄好的,節目到底是甚麼時候錄的,裡面唱歌跳舞的人到底從哪裡找來,對我來說,依舊是個謎。步景更是一整個炫,走後現代野獸派風格,所有顏色燈光都用上了,我想現代裝置藝術家看到這個節目應該也自嘆弗如。


(0'11''最左邊飾王彩樺嗎??)

從小生長在台北的我,對於該節目裡面想要傳達的意含並不是很瞭解。某一次,我坐在同學的機車後面經過市民大道,看到檳榔攤上用五彩玻璃紙包裹的日光燈不停的轉呀轉,此時此刻,我的思緒逐漸清明:該節目所要呈現的,大概就是台客內心裡的極樂歌舞天堂吧。

[+] Read More...

2007年12月17日

Gay 不 Gay,聽得出來嗎?

語音除了與文字一樣傳達意義之外,語音也與人的面相、穿著一樣,給予大家你的第一印象,而且也透露出不少訊息。

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語音判斷這個人是男是女,這個人是在哪個地方出生長大,甚至大概是屬於社會哪個階層。

然而,性取向聽得出來嗎?同性戀者的語音到底跟異性戀者有沒有不一樣呢?

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Benjamin Munson等人(2006)為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校園內找來非異性戀男/女、異性戀男/女各11人共44人,請他們唸一些單子音開頭、單子音結尾的單音節英文單字,隨後測量母音的第一與第二共振峰(F1, F2)、 母音長度、音高、還有/s/, /sh/在聲譜(spectrum)中的平均頻率以及偏度(skewedness),看看這些地方會不會受到性取向的影響而有顯著不同。

結果發現,非異性戀男生/E/與/ae/的位置,均比異性戀男生要來得低;而非異性戀女生的/ou/
比異性戀女生來得前面,而/E/要比異性戀女生來得下面。

此外,非異性戀男生若與異性戀男生相比,在發/s/與/sh/時的能量比較偏向高頻率的地方。不過非異性戀女生與異性戀女生在這方面上並無顯著差異。

一般認為,非異性戀男生講話音高會比異性戀男生高,而非異性戀女生講話音高會比異性戀女生低,可是在這個實驗中,平均音高並不隨性取向而有差異。總而言之,非異性戀者與異性戀者在語音上面有不同之處,可是並不像社會大眾所想的,只是非異性戀男生講話像女生,而非異性戀女生講話像男生那樣單純。

既然在上述實驗中發現非異性戀者與異性戀者在某些母音以及/s/,/sh/的發音在統計上有顯著不同,那麼一般人可不可以聽出這不同的地方?我們可以利用這不同之處判斷出來講話的人是不是非異性戀?

Munson等人在校園裡隨機找了40個人,並將第一個實驗中44人的錄音擷取出來,請這40人聆聽,並請他們評斷他們聽到的聲音聽起來像不像異性戀(肯定是異性戀的是1分,肯定是非異性戀的是5分)。結果發現,說話者的性別、性向還有單字中母音的前後位置都對受試者的評斷結果有顯著影響。回歸分析發現,對女生的前母音而言,母音的第一、第二共振峰以及母音空間的分散程度是評斷一個女生是否為異性戀最主要的因素(這三項共解釋64%的變異);而女生的後母音聽起來像不像異性戀,則主要取決於第二共振峰

就男生的前母音而言,影響評斷的主要因素在第一共振峰、/s/的聲譜偏度(共解釋45%變異); 影響男生後母音評斷的主要因素在於第二共振峰、/s/的聲譜偏度,以及平均音高(共解釋59變異)。

以上這些結果顯示,說話者本身的性向對我們聽覺的評斷會有影響。此外,第一個實驗中所發現的異性戀者與非異性戀者語音不同之處,跟這個實驗中聽者所評斷的依據,大致相同。

除了上述的發現外,我們還會從一個人講話中哪些特徵來判斷他的性取向?在這之前的研究發現,男生如果講話越清楚,越正式,聽起來越像同性戀者(Smyth, Jacobs, & Rogers, 2003)。除此之外,過去研究也顯示語音與身高體重有某種程度的關聯:聲道的長短跟身高體重相關,而聲道的長短又影響到母音的第一共振峰跟第二共振峰。基於在第一個實驗中,我們已經知道異性戀者與非異性戀者在某些母音的共振峰不一樣,Mouson等人近一步想知道從語音判斷性取向的標準,是否與講話清晰度,還有從語音判斷的身高有關?

結果顯示,不同的性取向,其從語音判斷的身高高度平均數並無顯著差異。 然而,男生語音如果越清楚,聽起來就越像非異性戀者;女生則呈現相反的現象:講話越不清處,越容易讓聽者認為是非異性戀者。回歸分析發現,對女生而言,從語音判斷的身高與講話清晰度接對聽起來的性取向有顯著影響:身高越矮,講話越清晰,聽起來越像異性戀女生;就男生而言,只有講話清晰度對性取向有顯著影響:講話越不清楚,聽起來越像異性戀男生。第一個實驗講到非異性戀男生發出的/s/集中在高頻,這有助於語音的清晰度。

總結上面發現:非異性戀者與異性戀者的語音的卻有不同之處,而這聽話者也能從這些不同之處判斷說話者是否是非異性戀。這種差異有可能跟大腦神經構造有關,也有可能僅僅只是社群不同所造成的語音變化。如果這跟社群認同有關,那麼還沒有認同自己是非異性戀的人說話語音可能會跟異性戀者無異。到底真相如何,有待進一步研究釐清。

==========================================
最後要提醒大家,這篇研究的實驗問受試者是聲音聽起來很像異性戀還是很像非異性戀,而不試聽起來娘不娘/man 不man。雖然我們常常以為娘不娘/man不man跟聽起來像不像非異性戀有很大關聯,可是並不是百分之百有關。很多時候,我們在電視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講話聲音很像gay,可是並不娘的人,譬如:寫蛋白質女孩的king文china,蔡peom萍,還有常常上大愛電視台殷媛小聚的美術家,他們講話很gay,可是不算娘(也許有人不認同)。本篇研究也提到,異性戀男生跟非異性戀男生在音高上並無顯著差距,也就是說,非異性戀男生講話沒有異性戀男生來得高,與一般刻板印象不同。如果很娘的聲音是比較高的,那麼這篇實驗的非異性戀男生樣本的聲音其實聽起來並步娘。不過,娘不娘其實不止跟音高有關,也跟你講話鼻音重不重,每一句最後一個字是不是拉得特別長也有關係。

此外,這篇研究的推論母體是University of Minnesota中的總人口,相信不同語言或是不同文化圈中做出來的數據應該會有很大的不同。

自己聲音聽起來gay不gay,不妨自己錄音量量看!

參考資料:
Muson, B., Macdonalds, E. C., DeBoe, N. L., White, A. R., (2006). The acoustic and perceptual
bases
judgment of women and men's sexual orientation from read speech.

Smyth, R., Jacobs, G., & Rogers, H. (2003). Male voices and perceived sexual orientation: An
experimental
and theorical approach. Language and Society, 32, 329-350.

Dr. Benjamin Munson的網頁

[+] Read More...

2007年12月15日

看了就很「干」

簡體字的造字規則有很多種。
一種是流傳已久的俗字,譬如「宝」(寶)。
一種是草書用楷書的筆劃寫,譬如「书」(書)。
一種是取齊筆劃較少的古字體,譬如「众」(眾)。
一種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複雜的筆劃直接簡化,譬如「庙」(廟)。
一種是新創會意字,譬如「尘」(塵)。
以上這些我都沒甚麼意見。

我最不能忍受的一類,是取其音近而筆劃少者,其中最糟糕得例子,便是「干」。


(原圖來自Language Log。)

有一次在一本大陸書的封面上看到「天幹地支」四字,甚是驚恐。大概大陸書商想用繁體字增加古意感,卻反而畫虎不成。

要是倉頡地下有知,他心裡應該也會覺得很「干」吧。

[+] Read More...

2007年12月14日

戲曲與語音學研究

我發現,在台灣,關於戲曲念白以及唱歌時的發音研究,不論從生理學、音學、或是聽覺感知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幾乎沒有。(我相信應該有,只是我沒查到。)

以崑曲跟京劇為例,唸白跟我們一般使用的自然語言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崑曲與京劇唸白所用的叫做「中州韻」,是根據元周德清《中原音韻》以及卓從之《中州樂府音韻類編》等書所記載的發音為標準,中間經過幾百年的演變,再加上受到各地方言的影響,還有歷代各戲曲演員母語交互融合下,而變成今天的面貌。儘管沒有人一出生就講「中州韻」,也沒有一個母親對著自己的小孩講「中州韻」,但它有自己的音韻系統,它跟所有漢語方言一樣,有音調,也有變調,可是很少人研究。更有趣的是,小生在唸白中,大小嗓互換,什麼時候要用大嗓,什麼時候要用小嗓,卻好像沒有人分析。目前僅有大陸的許徵,針對京劇中老生與姜派小生的單字聲調與雙字詞聲調,作音高的測量。

不知道裡面的「單字詞」是怎麼唸出來的。一般來說,戲曲裡面的唸白都是一句一句的,很少會有單獨的字出現。我不知道科班出身的演員學唸白時是不是一個字一個字學。

兩字組變調的五度調值他沒有提供數據,讓人有點不清楚是怎麼算出來的。文章中兩字詞應該是單獨念,而第二個字很多都變成下降調。由於第二個字一定出現在最後的位置,所以一定受到語調boundary tone的影響。如果這些二字詞是放在句子中間,一定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很多唸戲曲的不懂語音學,而唸語音學的人少之又少,對戲曲有興趣的又更少,所以相關研究才會那麼少吧。

參考資料:
许征(2004)《京剧韵白声调单字音及两字组实验分析》,《多元文化》第4号,名古屋大学国际言语文化研究科国际多元文化专攻

许征(2005)《京剧小生韵白声调实验分析-以“姜派”小生为例》,《多元文化》第5号,名古屋大学国际言语文化研究科国际多元文化专攻

[+] Read More...

2007年12月11日

大家好像都很好奇

每次人家看到我都一定會問:「你現在到底幾公斤?」
我每次都說我沒量,不知道。(我是真的沒有量。)
前天量了一下:176.5 cm, 83.2 KG
比我去大陸之前少三公斤。
不過我還是希望能回到我五年前75公斤的樣子。

大學謝師宴
在晶華酒店辦的謝師宴。

上完汽車駕訓班之後莫名奇妙的合影

話說這張照片真的不是普通的怪。我除了教練之外,其他的人我一概不認識。而且我上課的時候還曾經跟教練大吵一架。不過那段大學剛畢業的日子除了學開車之外,早上就去健身房運動,然後遊山玩水,真的很開心。

新竹五峰鄉大隘社矮靈祭
2002年11月在新竹五峰的賽夏族矮靈祭拍的。過了暑假,開始唸研究所之後,就變胖了。欲報考研究所者請三思。

[+] Read More...

2007年12月9日

夜遊故宮

社上兩位人氣知性美少女在故宮擔任解說志工,再加上故宮週末晚上是免票參觀的,於是我們社團晚上就夜遊故宮了。雖然故宮從小到大去過不少次,校外教學時也 都有解說員講解,看的大部分都是常設展,但是在這次兩位學妹詳盡又「害羞」的解說之下,依舊獲得不少新知。底下簡單做個筆記與感想:

青 銅器是銅和錫的合金製成,本可依型式及功用分為食器、禮器、酒器、兵器等等。但是因為青銅器本身不易腐壞,有「子孫永寶」的意義,所以慢慢這些青銅器保有 原來器物的形狀,可是不再有其原本功用,而轉變成為紀念性的裝飾器物。例如散氏盤,盤本市盛洗手後剩水的水氣,但散氏盤借用盤的形狀,在上面記載兩國的土 地契約,並流傳子孫當作紀念。

青銅器上的圖案風格在各朝代明顯不同。商朝人迷信,強調神權統治,所以青銅器常裝飾以饕餮猛獸之紋,以收威 嚇臣民之效。西周崇尚樸實,所以青銅器花紋簡單。東周社會階層開始流動,封建制度已漸漸失去重要,所以青銅器上都描繪人民打獵、種田等一般的生活情形,充 分表現以人為本的精神。

西漢有許多「繭形」壺。採取繭的形狀,是因為西漢初年採取黃老治術,藉用繭的形狀,來表達「羽化成道」的含意。漢代殉葬常以玉蟬置入死者口中,求「再生」之意,而手中握有玉豕,象徵「富貴」。

==========================================

汝窯呈「雨過天晴雲破處」的顏色,而邊緣帶有粉紅色光澤,至今仍無法仿製。汝窯全球僅剩七十多件(包含破碎不完整的),而台北故宮藏有二十八件完整的汝窯瓷器。因為釉藥與瓷土膨脹係數不同,所以燒製之後釉通常都會有龜裂花紋,在當時反而是一種風尚。

定窯為了求大量生產,所以燒製的時候是扣著燒,以求窯內最大空間。因為扣著燒,所以碗緣釉藥都會剝落。工匠為了求美觀,都會在碗緣上鑲上金邊。

鈞窯呈紫色,但是因為釉藥關係,燒製過程中釉藥常常發生色彩變化,所以會出現暗紅色不規則色塊。

釉色到了清朝發展至極致。清代為了想要超越前人,除了發展各式釉色外,更研發出「鬥彩」,利用多次上釉、多次燒製的方式,製出色彩斑斕的瓷器。此外,明末清初由於朝廷與外國傳教士接觸的關係,更發展出了掐絲琺瑯。

=====================================================================================
最後免不了要跟戲曲牽扯一點兒關係。一樓大廳有清朝鍌金佛像三尊,其中正中間那一尊,盤坐於蓮座之上,右手壓腕呈蘭花指,左手手心朝上呈別枝狀置於腹前,這兩種都是戲曲中常見的手勢(尤其常見於旦角上)。

學妹說,敦煌壁畫上的佛像手勢變化萬千,張大千當年在石窟臨摹時也是讚嘆不已。據說台灣還有一群熱愛戲曲的朋友特別組團到敦煌觀賞這些手勢。

我 一直覺得漢族是一個不善歌舞的民族。漢族對音樂與舞蹈是相當健忘的。大家都知道,《樂》經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失傳了,可是當我們翻開先秦典籍,常常可見 《詩》、《書》、《禮》、《周易》引述於其中,卻都沒有出現《樂》(搞不好有只是我不知道)。很多舞蹈跟音樂也只是徒留美麗的名字,並沒有流傳下來,如果 要想像古代宮廷音樂的風貌,大概也只能去日本雅樂(gagaku)韓國雅樂(a-ak)與越南雅樂(林邑樂)追尋。

漢民族生活中也鮮少使用到樂舞。節慶的時候,我們不會像其他民族到街上廣場跳舞,結婚的時候,我們的公婆也不會像韓國的一樣,跳舞出門迎接新娘。戲曲中出現很多舞蹈,可是跟其他民族的舞蹈相比,過於「程式化」,而且那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出來的。

可是,中國人向來好像特別重視手的姿態。下棋時,舉棋提子有一定的手勢,以求優雅,展現君子風度。彈琴時,更講求手的姿態,明朝《太古遺音》內有手勢圖數幅,各各指法以花草鳥獸的姿態比擬,可見古人在手的姿態上,賦予了不少神奇的想像。



當 我們看戲曲,甚至傳統繪畫與雕塑之中,手指在掐捏曲直之中,忽似蘭花、忽似玉枝,忽似飛雁,忽似翔和。除了透過眼神展現情感外,雙手十指彷彿也各自有了靈 魂。某次看電視介紹梅蘭芳,裡面有一段講到一位俄國芭蕾舞家,看到梅蘭芳的表演之後,感嘆說道:「我覺得我的雙手是殘廢的!」





想遍全世界的表演藝術,我不知道有哪個是比中國傳統戲曲更注重手的姿態。

[+] Read More...

2007年12月7日

便秘良久

總算是大出來了(雖然這樣形容很不雅,可是我真的覺得我的論文真的跟一坨大便沒兩樣)。到影印店拿自己的初稿,看到他們一本本靜靜躺在桌子上,頓時百感交集,難以言表。

研究所生涯中,經歷了不少難關跟波折,這之中有幾位同學跟學弟妹中途退出,再也沒回來過了。當初寫論文,實驗好不容易做完,東量西量卻沒有什麼有趣的結果,身心困頓,一時想不開,便休學去也。

上個月中去了一趟大陸,雖然才待在上海短短三天,可是感受人潮與空間極大的壓迫感。回到台北,第一次覺得台北人口稀少,空曠整齊,感覺台北的一切都變得很簡單,思緒也變得清明些。這時候突然覺得論文不難,難得只是自己要如何克服畏懼與怠惰的心。

儘管裡面文法錯誤跟typos錯很多,儘管論述邏輯並沒有很嚴謹,儘管還有好些東西要補上去,儘管結果不甚有趣,儘管老師說沒問題可是自己知道裡面狀況百出,儘管有很多個儘管,今天還是大出來了。

現在就抱著大無畏的心情面對口試了。

[+] Read More...

2007年12月5日

快雪時晴

下午四點去中正運動中心游泳,然後在台大醫院旁巷子內一家賣烤肉沙拉的餐廳吃飯。餐廳電視正在播放年代新聞,是中正紀念堂的現場連線。吃完付帳的時候,電視中一名黑框眼鏡的女子(或是男子?)被警察拉扯,邊哭邊說:「我覺得我好冤枉.......」其實應該是很令人同情的畫面,可是不知道為甚麼餐廳內所有人看到這個人在哭,都噗哧一笑,包括我也是忍俊不已。不知道為甚麼,我不禁想到上個月出國前看的新編京劇「快雪時晴」。

現在一些人過於熱衷爭執於意識形態,不僅新聞都宛如鬧劇一般,現在就連看個京劇,也會感到意識型態帶來的壓迫感。

「快雪時晴」一劇由王右軍的《快雪時晴帖》發想。「快雪時晴帖」是一封王右軍在晉室東渡後寫給友人張容的信,因為信封上王右軍稱對方為「山陰張侯」,讓出身北方的張容認為右軍已放棄收復故土大業,使張容深感不以為然。張容出兵一心要收復故土,卻戰死沙場,其魂魄隨著《快雪時晴帖》一路飄飄蕩蕩,從太宗陵墓、南宋秦淮、紫禁城三希堂,一直到台北的故宮博物院,看盡了古今興衰,天下分合,突然能體會到王羲之寫下「山陰張侯」四字的用意。

我搞不清楚張容不爽的事情是史書有載還是憑空發想,不過在演出之前國光劇團的王安祈老師上了中廣黎明柔的「人來瘋」節目接受訪問,稍微聽得出來該劇團有受「上層壓力」。

不過撇開這齣戲傳達的意識形態不談,這齣戲還是有很多不錯的地方。戲中有很多新編的交響樂,跟京劇曲牌搭配的不錯。不過編腔都還是側重「西皮」這邊,可能西皮聽起來比較沒那麼沉悶,比較能顧及不看戲的觀眾?男高音男中音的音色在戲中也能跟京劇聲腔配合,不會特別唐突。倒是女高音,雖然是扮演溫柔母親的角色,可是唱的聲音好「雄壯」。

戲中用了三條劇情線,若是沒有買節目單,恐怕一開始會不容易理解。某次聽于菁說:「感覺現在的戲劇都要買節目單才能明白他在演什麼。」就觀眾理解方面來說,這不是好現象。

舞台一直360度旋轉,看久了頭超暈。

其實看完這齣戲隔兩天我就出國啦,沒能馬上寫,所以現在也想不起來一些細節了,只是昨天看新聞突然想到這齣戲。

[+] Read More...

2007年12月4日

緩歌慢舞凝絲竹



《長生殿.驚變》【南泣顏回】
花繁,穠艷想容顏,
雲想衣裳光燦。
新妝誰似?可憐飛燕嬌懶!
名花國色,笑微微常得君王看。
向春風解釋春愁,沉香亭同倚欄杆。

[+] Read More...

2007年11月28日

雨天的意識流



Paroles: Barbara.
Musique: D. Thibon 1964
Chantée par Babara


Il pleut, 外面在下雨,
Il pleut, 外面在下雨,
Sur les jardins alanguis, 下在冷清的花園裡,
Sur les roses de la nuit, 下在深夜的玫瑰上,
Il pleut des larmes de pluie, 雨滴如眼淚般滴下來
Il pleut, 下雨了
Et j'entends le clapotis, 我聽到水池的水
Du bassin qui se remplit, 汩汩地溢出來
Oh mon Dieu, que c'est joli, 喔!我的天! 下雨
La pluie, 是多麼美麗

Quand Pierre rentrera, 皮耶回來的時候
Il faut que je lui dise, 我應該跟他說
Que le toit de la remise, 車庫的屋頂
A fui, 不見了
Il faut qu'il rentre du bois, 他應該從樹林裡回來
Car il commence à faire froid, 因為這裡
Ici, 開始變冷了

Oh, Pierre, 喔,皮耶
Mon Pierre, 我的皮耶

Sur la campagne endormie, 在沉睡的原野中
Le silence et puis un cri, 只有寂寥, 忽然一聲驚鳴
Ce n'est rien, un oiseau de la nuit, 沒甚麼, 只是一隻夜裡活動的鳥
Qui fuit, 飛走了
Que c'est beau cette pénombre, 微暗的光影
Le ciel, le feu et l'ombre, 天空, 爐火,
Qui se glisse jusqu'à moi, 還有躡足而近的陰影, 一點聲音也沒有
Sans bruit, 是多麼美麗呀

Une odeur de foin coupé, 剛割下來的乾草味
Monte de la terre mouillée, 從濕漉的地上緩緩而昇
Une auto descend l'allée, 一輛車從巷子那一頭開下來
C'est lui, 是他

Oh, Pierre, 喔, 皮耶
Pierre... 皮耶

[+] Read More...

給自己的話

1.今日的怠惰,會造成明日的壓力。
2. 對自己要有自信:你不比別人差,只是懶了一點。
3. 維持身體健康,請盡量減重。
4. 勿以惡而不為惡:碰到爛喀還是要耍一些奧步。
5. 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要就要,不要就不要。為了顧及別人面子而回答一些模稜兩可的話,只 會讓人有機可乘。
6. 有成就固然可喜,可是周遭的人因為看你有成就而不說真話,是很可悲的事。因為自己很有成 就而聽不進別人說的真話,那是再可悲也不過的。

[+] Read More...

2007年11月25日

揪甘心ㄋㄟ^_^Y

其實這篇應該要寫在前頭的。不知道在哪裡看到一句話,是說甚麼「當你要做某一件事情時,全宇宙的事物都會動起來幫助你」之類的。雖然這次旅程只有短短的六天,而且也不是去甚麼極度偏遠的地方,不過要不是沒有大家的幫忙,恐怕也不能順利成行。

首先當然要感謝父母啦!要不是這次被他們「騙」去,根本不可能成行。

接下來要感謝雨下學姐跟「許漢文的師傅」,百忙之中還提供我相關資訊。學姐打了一大串跟劇裝跟書店的地址,讓我達成這次附帶任務的時候節省不少時間(雖然我這次沒去書店)。「許漢文的師傅」熱心提供購扇資訊,還建議了「思南路」這個美麗景點,真的太感謝了(雖然在那邊餓肚子)。

感謝魏薇與有容。魏薇提供了不少餐廳情報。要一個路痴回憶上海的餐廳位置,真是苦了她了XD。有容可以說是蘇州通,介紹我不少蘇州吃喝玩樂的好地方。

感謝蘇州沿河街口賣豆腐花的張先生,還有樂加爾鬆的LIZZ。因為這趟旅行大部都時間都是一個人,能夠遇見你們,跟你們聊天,為我這趟旅程增添不少趣味。

最後要感謝一路上不知名的先生小姐叔叔阿姨老爺爺老太太還有甪直的公車司機,要不是你們為我熱心指引方向,我今天恐怕還迷失在大陸某一個角落。

[+] Read More...

遊記:11/17 靜安寺附近,回台

一大早起床便到靜安寺站附近逛逛,不過太早了,那邊百貨公司還沒開。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靜安寺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靜安寺旁邊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百樂門

在百樂門旁邊那條路裡的包子店吃了六個薺菜肉包跟一杯豆漿,六塊八,味道還不錯。

中午退房後,就搭地鐵準備前往機場。今天這一班地鐵好像特別熱鬧,除了碰到兩個乞丐外,還有賣到紙的。後來又有兩個小兄弟在車廂「射」廣告名片(沒錯,就是用射的,跟手裡劍一樣),車廂乘客頓時罵聲四起。

到了龍坡路站,直接轉乘磁浮懸前往機場。有飛機票的話,單程普通席40圓,最高飆到時速434公里,又穩又快。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434 km/hr。高速公路上的車子都糊成一團模糊的影像。

到了機場報到的時候,地勤人員突然用無線電跟人家報我的名字,不知道是出了甚麼問題,我想說是不是我被通緝了。浦東機場的人員講英文字母好像有一組特別的暗號,譬如N是「小N」,M是「大N」,G是「嘎頭(上海話的鴨頭?)」,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上海人都是這樣念英文字母的。後來搞了半天,是我沒劃位,後來還是順利入關了。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我坐在飛機倒數第三排靠右邊窗戶的位置。這次機艙很新,也沒有「兩隻鶴往左邊飛」的奇怪圖案,我旁邊也沒坐人。這次餐點也爆多,除了主餐水果蛋糕麵包之外,還有兩份沙拉,桌上堆的滿滿的。飛機上有一個空少,有位婦人好像對他特別有意思,一直call他,還問他姓甚麼,空少好像有點受不了,最後問那位婦人:「小姐請問我們以前有見過嗎,你怎麼一直看我呢?」

澳門飛往台北的班機是MD-90,很小,只有一個走道,也沒電動可以完,我坐在經濟艙第一排右邊靠左道的位置。

這三天看多了上海的街景,回到了台北,房子感覺變好小,街道也變好小,紅綠燈也變好小,可是人感覺也變少了。看著街上五顏六色、閃爍不停的招牌,感覺既熟悉,又變得好陌生。

[+] Read More...

2007年11月24日

遊記:11/16 上海豫園

當天早上起床腿爆痠,又下雨,超不想出門。一直在旅館昏睡到快十點,想說我還有十把小黑扇子、旦的水袖,還有小生穿的厚底還沒買,便勉強出門了。

坐地鐵到陝西南路站,想先去瑞金路跟淮海中路附近的「東方網點」上網,結果停業了,便在附近的屈臣氏前面搭926公車到豫園(在新北門站下車)。對了,我發現上海的公車司機有很多是女的,我媽媽還說很多公車是女性司機開車,然後後門那邊坐個男性車掌,不過我沒看到。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一下車立刻走到方濱中路的「旺勝戲裝」,王老闆一開始都不讓我殺價,我到最後沒辦法,便祭出神主牌,報上學姐的名字,才有折扣。黑扇子一把算我16圓,比在蘇州問到的價錢(30)便宜很多。旦角水袖一件140,至於厚底,還是沒有我的SIZE。老闆說方濱中路那邊馬上就要拆掉了,以後不知道會搬到哪裡,可以用手機或email跟他聯絡。我問王老闆有沒有推薦甚麼好吃的,他們夫婦兩異口同聲說九曲橋旁「南祥饅頭店」的小籠包。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一籠12圓,味道不錯,湯汁也多。

後來又看到附近有一家寧波湯圓店。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每一顆味道都不一樣,我懷疑是不是餡沒和勻,不好吃。

這一碗湯圓,讓我很想馬上回台北。

做926到人民廣場,想在那邊逛逛,結果一進人民公園走沒幾步,看到周遭龐大的建築,心裡突然吶喊:「我不能再這樣走下去了!!」馬上搭地鐵回旅館睡覺。

晚上五點先去上海圖書館上網,然後在樂加爾鬆泡了一整晚。十點多的時候,搭地鐵回去,本來想說從衡山路站坐到上海體育館站轉三號線再轉二號線,因為超不想走人民廣場那個宇宙無敵長的轉乘走道,結果到了上海體育館站才發現三號線已經收班了,於是又趕緊搭回人民廣場站再轉二號線,一路都用跑的,很想罵髒話。

[+] Read More...

遊記:11/15 上海 (三)

當天吃過晚飯後坐地鐵二號線來到了南京東路站,沿南京東路往東走遍到了著名的外灘。這個地方不用多做介紹,直接看照片比較快。

From 甪直蘇州上海


From 甪直蘇州上海



海關大樓上的時鐘每半小時會敲鐘一次,敲鐘的音樂是「東方紅太陽升」那條歌頌毛澤東的歌。

外灘沿路上有很多維吾爾人的攤子,賣一種很像花生糖的東西,大概有一張桌子那樣大,20公分左右厚,上面撲滿了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堅果。我一開始看到本來覺得很好奇,可是我看都沒人買,我看怪怪的,覺得不要自找麻煩,就沒買。

今天我才發現我的直覺是對的。他們價錢會開的很含糊,然後一切就切很大快,要你付很多錢,你如果覺得步合理,他們「維吾爾幫」便會上前把你圍住,要不然就是拿著刀子要恐嚇你(詳情請看「新疆宰人糕」)。總而言之,外灘跟南京東路壞人(怪人)很多,遇到陌生人跟你講話(中文、英文、日文),都不要搭理。

外灘那邊有很多渡船口,很多都是觀光渡輪,最少要70圓。有一個兩塊錢的渡輪,我一直找不到,結果一直往南走走到東門路口,才看到八毛錢的渡輪(走到腿斷掉)。坐船到對岸,直接走到金茂大樓。

From 甪直 蘇州 上海


From 甪直 蘇州 上海


From 甪直 蘇州 上海

從金茂大樓出來走到東方明珠附近坐觀光隧道回到外灘。



很令人無言的觀光隧道......

這一天真的是腿走到快要斷掉,上海夜景雖然五光十色,可是感覺有點空洞。我感覺我並沒有很喜歡上海。心中突然浮現起以前天下雜誌看過的句子:「台北好玩不好看,上海好看不好玩。」

[+] Read More...

遊記:11/15 上海 (二)


檢視較大的地圖

從黃坡南路站走出來,有一點迷失方向,亂走一陣,街上突然出現許多穿著有型的外國人,原來來到利用就上海民居建築改建的新天地。那邊都是一些餐廳,酒吧,藝品店之類的,物價跟台北差不多吧。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出了新天地,順著興業路過重慶南路高架橋,變來到了以前法國人於1909年建造的復興公園。聽說著名的「中國人與狗不得進入」就是出現在這個公園?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復興公園附近的重慶公寓,王佳芝與易先生的第一場床戲就是在這棟樓的一二樓拍攝的。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一路上走來兩旁皆是梧桐樹,橘黃色的梧桐落葉散佈於人行道上,走在其間,別具風情。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皋蘭路上的聖尼古拉斯大教堂,典型的拜占庭建築。本來這邊被改裝作成餐廳,不過餐廳好像倒了,也不能進去。俄國在發生大革命之後,有不少白俄羅斯人移居到上海,這座教堂便是當時白俄人留下來的遺跡。今日台北著名的「明星咖啡廳」,就是上海的白俄羅斯人來台開店的。

聖尼古拉斯教堂

思南路跟香山路口的孫中山故居。有兩棟建築,一棟介紹孫中山生平,裡面有不少孫中山用過的手術刀、往來的信件、孫中山演講錄音等相關文物,另外一棟是孫中山與宋慶玲的故居,進去要穿鞋套,門票20圓。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沿著思南路一路往南走,兩旁皆是外國式的住宅,雖然看起來有點殘破,但不難想見當年居住在上海上流社會外國人的生活。可是我從下車到上海一直到現在,都還沒吃午飯,肚子餓得要死,結果思南路走了半天,都沒半家餐廳,內心突然焦躁起來。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瑞金賓館,很漂亮,可是我肚子好餓。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走到紹興路,我發現這附近果然如旅遊書上所說,是高物價區,我想要找家買餃子或賣拉麵的店都沒有,都是酒吧(當然下午還沒開)或是西餐廳。後來真的餓得受不了,我就在紹興路的漢源書店點一刻火腿三明治(Y 28)跟一杯檸檬紅茶(Y 30)。裡面裝潢頗為雅緻,書也可以隨意取閱,可是一杯紅茶要30真的有點讓人吐血。我想說是不是書的存貨成本統統反映在飲料的價格上。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蔣介石故居,現在是上海音樂中學。

走到衡山路站附近,差不多已經五點。這一趟約莫走了五六公里,又餓又累。因為晚上想去外灘跟陸家嘴,我想說那邊的餐廳應該更貴吧,還不如趕快在這附近吃一吃好了。我看Lonely Planet介紹一家叫「楊家廚房」的上海菜,便彎進衡山路九弄。弄堂口很小,我在那邊走來走去一直錯過,直到街上的廣告招牌亮燈才看到弄堂口。進了弄堂口,我看到第一家餐廳便直接走進去。結果我去錯餐廳,我進去的是叫「樂加爾鬆 (Le garçon chinois)」,是一家日本人開的餐廳。餐廳裡面除了上海菜,也有賣越南菜跟西班牙菜,還有賣調酒。掌櫃叫做Lizz,是一位大學剛畢業的蘭州小姐,美麗又親切。我點了上海炒麵(Y 20)跟越南生菜春捲(Y 20)。上海炒麵看來不起眼,可是相當好吃,不會像廣東撈麵那樣硬硬的,也不會像台灣炒麵那樣油油的,非常順口。越南生菜春捲一份兩個,沾一種酸酸的醬之後吃下去,也很開胃,這大概是我在上海三天中吃到最好吃的一餐了。如果有機會去上海衡山路站附近,不妨在這家「樂加爾鬆」用餐,順便跟Lizz聊聊天,度過美好的晚餐時光。

寄件者 甪直 蘇州 上海

[+] Read More...

2007年11月23日

遊記:11/15 上海 (一)

當日早上六點半起床,整裝盥洗用膳之後,八點便到甪直汽車站準備搭八點半的車前往上海中山北路汽車站,票價18圓。前一天早上睡覺前還把照相機的電池擺在床頭充電,結果早上醒來把照相機的充電器拿下來,換成手機充電器之後,照相機的電池就被我弄不見了,我總是這樣丟三落四的。

往上海的車是一台小巴士,相當的狹小破舊,我一路上都得夾緊大腿側坐著。沿路景色也沒什麼好看的,都是農田跟工廠,有經過崑山一個叫「千燈」的地方,路牌下面還註明「崑曲發源地」,可是看周遭荒涼單調的景色,很難想像崑曲是在這邊發祥。進了上海市界後,離上海市中心還有30多公里,路上景色從農村慢慢變成工地還有貿易市場,最後大樓跟公寓越來越多,梧桐樹也越來越多,十一點便到了上海中山北路汽車北站。

下了汽車站走沒多久便是中山北路地鐵站,花了120圓買了上海一卡通(可以搭地鐵、公車、計程車、渡輪,押金20圓)之後,便進月台搭地鐵了。



上海人口雖人比台北多,可是很奇怪,月台比台北的小,車廂也比台北的小。車廂內聽到的除了電腦語音廣播是講普通話之外,不管男女老小,幾乎都是講「儂伊阿拉」的上海話,比台灣人講閩南語要來得多。如果聽到有人講普通話的,那八九成肯定不是上海人。上海人講話非常快,字字連珠,毫無中斷。相較於蘇州人身材矮小,上海人偏像瘦高型,骨架不大。上海女生裝扮頗為時髦,很多皮膚白皙,細眉鳳眼,輪廓沒有像台北人那麼深,臉型皆成瓜子臉兒,若是不講話,也看不出來他是上海人還是台北人;男生長相頗為寒酸,乏善可陳,屁股都平平的,不論是長相或是裝扮,都不及上海女生搶眼。

上海地鐵

中山北路站往南到人民廣場站,便換乘二號線往西到威寧路站的莫泰168天山路店。人民廣場站是換乘站,也位於上海最熱鬧的地方,所以人抱多,宛如災難現場。雖然換乘動線設計還不錯,不會像台北車站那樣人潮打結,可是從二號線走到一號線也太遠了吧,大概有三四百公尺,而且每個人走路步調就跟他們說話一樣塊,好像在競走,一下二號線進車廂又很像在打美式足球,都要又擠又撞的進去。

上海地鐵車廂內是可以吃東西的,在煩忙的都市生活中,利用搭車通勤的時間填飽肚子,補充精力,基本上並沒有甚麼政治不正確。

張愛玲在小說《封鎖》裡頭提到,電車在碰到道路封鎖的時候停在馬路中央,接到人潮往兩旁走避,原本熱鬧的街市極為寧靜,這時一個乞丐突然高喊:「阿有老爺先生太太做做好事救救我可憐人......」類似的情景也出現在上海地鐵的車線內。地鐵駛過江蘇路站之後,人潮變少,這時候突然一個丐婦從車廂一端走來,一手抱著小孩,一手拿著紅色塑膠杯,沿路乞討,與車上摩登的上海小姐形成強烈對比。

出了威寧路站,再往西走五百公尺,便來到飯店了。天山路上都是大樓式住宅,還有很多是在興建的工地,沿路店面除了三家便利商店之外,絕大部分都是不動產公司。我搞不清處那邊的房子大概有多大(面積都是平方公尺),可是看每戶總價都要台幣一兩千萬圓。我住的飯店是特價房,一天168圓,裡面裝潢很新,還蠻整齊的,缺點就是小了一點,沒有窗戶,看不到窗外風景,電視也只有六台。進了房門,行李一擺之後,便馬上衝到地鐵站搭地鐵到黃坡南路站。

旅館附近

[+] Read More...

2007年11月22日

遊記:11/14 蘇州 (四)

逛完文廟約莫已經下午三點,想說趕快騎回去好了,順便去西百花巷的蘇州戲裝廠去看看,免得回到甪直搭不到公車。一路向北騎,過了景德路騎進主天井路,竟然沒看到東百花巷。剛好路上有兩個老太太在散步,便上前詢問。

我:「老太太,勿好意思,格格西百花巷拉篤挪搭?」
老太太甲:「西百花巷嘎?(轉過頭問老太太乙)倷阿曉得西百花巷?」
老太太乙:「東百花巷啊?」
老太太甲:「西百花巷。」
老太太乙:「東百花巷拉......」
我、老太太甲:「西 百 花 巷!」

老太太乙有嚴重重聽。一陣雞同鴨講之後,便繞道中街路,然後再騎進西百花巷。東百花巷跟西百花巷都很小一條,怪不得不容易看到。

劇裝廠很不起眼,就真的像個工廠一樣,販賣部要走到很裡面一個像倉庫一樣的房子。

問他們有沒有旦穿的水袖,結果他們說缺貨了。我想說看看我的厚底好了,結果夫子履最大只到40號,靴子有到42號,勉強穿的進去,可是太高了,我穿上去應該會摔死。他們說像我這樣的大小要訂做,我笑笑說:「我們那邊的人營養太好了。」

後來我跟他們講早上在北寺塔買扇子的事情,不知道為甚麼會那麼貴,他們說扇廠最近才搬到他們這裡來,我到的時候扇廠已經關門,可是劇裝廠的阿姨還是帶我去找扇廠的人。劇裝廠跟扇廠的人都很和善,一直跟我閒話家常,就這樣我一句台灣國語,他一句蘇州式普通話,偶爾穿插兩句蘇州話這樣聊著。他們問我怎麼會說,我說我爸小時住過蘇州,學崑曲的時候也學過一些,不過講快的話聽不太懂就是了。扇廠才剛剛搬到西百畫像,所以沒有很多現貨,不過阿姨現場幫我黏扇子,馬上就好了。九吋白色素面扇子一把18圓,九吋黑色素面扇子一把30圓。不過後來身上現金不夠,八吋的黑扇子就沒買。

後來騎到東中市跟沿河街口,看到一家賣豆腐花的攤子,就停下來吃一碗,1塊五毛錢,基本上就是豆花加點醬油、辣油、香菜等等鹹的佐料熱熱地吃,跟台灣味道不一樣,不過別有一番風味。
老闆姓張,是山東人,知道我從台灣來之後,就很興奮,就說他在電視上常常可以看到陳水扁跟馬英九。他以為台灣跟大陸之間可以直飛,我說都是要從香港跟澳門轉機的,只有過年的過節的時候會有直飛包機。我跟他說台灣豆花都是吃甜的,和紅糖水吃,再加些花生、綠豆什麼的,他說他之前也賣過和紅糖水的,可是他感覺當地人好像比較喜歡吃白糖水。

豆腐花

張老闆說當初他就視覺得蘇州好就留在這邊做生意,治安好,有文化,又沒摩特車,空氣比較乾淨。他很多同鄉去雲南跟廣東做生意,結果在雲南很多人吸毒,常常搶攤販的錢,叫公安來也沒用,廣東治安差更是不用說。

我答應張老闆會幫他在網路上打廣告,所以如果大家有機會去蘇州完的話,可以去吃東中市與沿河街口的張老闆攤子吃一碗豆腐花,還蠻好吃的唷!

騎到人民路口,因為是逆向,所以就下車把車牽到老伯伯那邊還車,結果當時才不到五點,就有皮條客用日文問我要不要馬殺雞,我沒有理他快步離開。還了腳踏車,走到平四路汽車站之後,便坐車回甪直家裡了。

[+] Read More...

遊記:11/14 蘇州(三)

定慧寺巷
從臨頓路往南騎過干將東路接鳳凰街走一小段,再往東轉,便是定慧寺巷。定慧寺巷不大,不過入口處有牌坊,很顯眼,巷內也是充滿古趣。巷內有兩座佛剎,一是定慧寺,一是雙塔寺。定慧寺不大,也不用收門票,觀光客不多,環境清幽。寺內佛像經幡看得出來都是新的,不過都很精美(不像有些地方,經幡是用奇異筆寫上去的)。

定慧寺 寺內地上的排水孔

另外還有名氣比較大的雙塔寺,不過要門票(20 or 25?),我就沒進去了。

雙塔寺


聖約翰堂
往西出了定慧寺巷,便是葉家弄。一路巷當清幽,沒什麼人潮,騎起來相當舒服。騎到十梓路口,人潮突然便多,原來那邊飾蘇州大學的入口處。蘇州大學昔日是由基督教會成立,今日台北的東吳大學便是蘇州大學在台復校成立的。聖約翰堂建於民國四年,本是禮拜堂,不過現在裡面都變成辦公室跟教室。

聖約翰堂

網師園
葉家弄與十梓路口往南便是盛家帶,盛家帶往南騎到底再轉西便是十全路。十全路也是一條商業街,服裝店很多,也很多外國餐廳跟酒吧,網獅園就隱藏在十全路南側的某條巷子中,票價20圓。
我不是很清楚這邊的歷史啦,我只是在旁邊偷聽地陪講解,說甚麼這個園林雖然不大,可是各各建築物比例拿捏的不錯,雖以不會覺得侷促。還有甚麼大太太房,二太太房,三太太房的.......嗯,看看照片就好啦。

網師園

滄浪亭
十全路往西行再往南轉到烏鵲橋路,再往西進入一條鋸齒狀的巷子,那便是滄浪亭巷。看到了橋再繼續沿巷子騎,忽然小河開闊,如同一片鏡子一般,照映著蘇州美術館以及滄浪亭的入口,相當漂亮。
滄浪亭巷 蘇州美術館

滄浪亭也是不大,可是是蘇州園林中最古老的一個,園中假山林立,地勢起伏,走起來妙趣橫生,此外,園內古樹成蔭,遊客也不多,也是一派清幽。門票15圓。個人覺得滄浪亭要比網師園漂亮許多。
滄浪亭巷 滄浪亭 滄浪亭

蘇州文廟
出滄浪亭巷,過人民路的馬路,便來到文廟,免票參觀。大成殿內除了孔子畫像與歷代帝王匾額之外,還有祭孔禮器跟樂器,不過看起來也都是新的。大成殿周圍有隸書論語石碑,大成殿外兩廂也保存蘇州當地的石碑,我想對書法有興趣的人可以過來看看。

蘇州文廟 蘇州文廟 隸書論語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