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1日

再見,2007!

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每到年終,都會選出一個漢字,作為該年的註腳。如果要選一個字來形容我2007的生活,應該是「獨」字吧。

我仔細回想了一下,過去這一年要是沒事的話,幾乎都是待在家裡,不是窩在書房上網看書,藥不然就是躺在床上聽廣播。說道聽廣播,好幾次我在聽廣播的時候朋友剛好打手機來,問我在幹麼,我回答:「聽廣播。」結果常常被譏笑是古代人。有人說這樣是很「宅」,可是我並不是那種一天到晚看漫畫打魔獸的人,我今年也沒去過光華商場,我也不會去資訊展照show girl,所以我應該跟「宅」這個字沾不上邊。

這一年我也很少跟朋友出去,若非朋友主動打來,我也不會主動邀約,出門的時候往往一個人在外閒晃,然後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消磨時間。人家問我,你這樣不會無聊嗎,我都覺得還好耶,因為還蠻自在的,想做甚麼就做甚麼。這一年也很少上msn,很多人都以為我失蹤了。

還有呀,以前不管怎麼樣都會跟人家擦出些火花,可是今年都沒有,一個都沒有。除了「獨」字,真的想不出來還有哪個字可以形容我的2007。

以前跨年還會去朋友開的咖啡店那邊,不過今年真的懶懶的。大概是老了吧,除了對101煙火不感任何興趣之外,明天晚上出門一定到處塞車,回家大概也很困難,真的不太想出門。我明天應該就這樣一個人在房間裡,聽廣播跨年吧。

獻上以下這首蘇聯1970年代的卡通歌曲Голубой вагон《藍色列車》,祝大家2008新年快樂。



Медленно минуты уплывают в даль,
時間一分一秒慢慢流逝,
Встречи с ними ты уже не жди.
我們不要再期待又可以重回過去。
И хотя нам прошлое немного жаль,
放棄過去的回憶雖然有點感傷,
Лучшее, конечно, впереди.
美好的事物卻依舊在前頭等著我們

Припев: (副歌)
Скатертью, скатертью
就像那長長的紅色地毯
Дальний путь стелется,
儘管還有好長的一段路沒有鋪好
И упирается прямо в небосклон.
但是一定可以帶領我們走到美麗的藍天。
Kаждому, каждому
В лучшее верится...
每個人啊每個人都深信美好的事物,
Kатится, катится
Голубой вагон.
藍色列車,趕快往前衝吧!

Может мы обидели кого-то зря,
我們以前可能不小心傷了別人的心,
Kалендарь закроет старый лист.
不過日曆不會一直停留在那一天。
K новым приключениям спешим, друзья...
朋友們,我們正前往全新的探險,
Эй, прибавь-ка ходу, машинист!
喂,火車司機,開快一點吧!

Припев. (副歌)

Голубой вагон бежит, качается,
藍色列車不斷地往前開,
Скорый поезд набирает ход...
轉動的引擎不斷地加速,
Ах, зачем же этот день кончается,
唉,為甚麼這一天即將結束呢?
Пусть бы он тянулся целый год!
我真希望這一天可以持續一整年。

Припев. (副歌)

[+] Read More...

2007年12月30日

ㅎ승夜市

今天在電視上無意瞥見左邊這個標誌,我本來以為節目是在介紹韓國某景點。可是仔細一看發現不太對勁,畫面中的路人看起來好「台」,不像韓國人,結果搞了半天,是在介紹高雄的六合夜市,我突然對左邊這個識別標示很感冒。

我不知道大家看到這個識別標誌感覺是怎樣,可是在我眼中,我覺得這個識別標示很韓風。撇開六合二字長得像「ㅎ승」不說,這個識別標誌的配色也讓我感覺很韓國(大概用了紅、藍、黃,韓國太極圖案的扇子會出現的顏色),「ㅎ승」那兩個圈圈又剛好是用紅藍兩色,分明就是拆成兩半的太極。之前看某一騎遠見雜誌一篇文章說道:「台灣到現在還沒找到自己的色彩語言。」看到這個識別標誌,我突然領悟這句話的真諦。夜市照理來說應該是極能代表台灣人民生活風情的場所,可是我看了這個識別標誌,我不會想到台灣,更別說跟夜市文化有甚麼關係。

我上網查了一下這個標誌,又感到更加困惑了。網路上說:這個標誌是民國85年在新興區公所以及高雄市廣告創意協會策劃下,由民眾票選而出。這就奇怪了,民國85年應該還沒有強烈韓流,結果會出現這麼有韓國風的標誌,莫非大家都對流行有高度敏銳感,預見「韓流」未來在台灣成為主流不成?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大驚小怪想太多,我還真希望這個標誌跟韓國一點關係也沒有。

[+] Read More...

2007年12月23日

台客天堂

人家常常以為我是文藝青年什麼的,事實上,我不愛看書,也很懶得看電影;對那些熱衷於文化研究的人捧為圭臬的甚麼XX理論,我一點興趣也沒有,也不喜歡關心國際大事。我很常被一些俗俗的事物所吸引,談不上喜歡,不過那些東西甚為有趣,常常吸引我的注意。蓬萊仙山頻道的「東南西北」便是其中之一。

這個節目是甚麼時後有的,我不知道,我也搞不清楚我是什麼時候開始發現這個節目,總而言之,應該也有好幾年了。蓬萊仙山頻道的網站飾這樣介紹這個節目的:

「最親切的本土性綜藝節目,老歌讓您回味,演歌秀讓您舞動!堅持走本土、鄉土路線的「東南西北」節目,長久以來,一直受到相當程度的歡迎,觀眾族群涵蓋老、中、青,節目內容雅俗,但不流於無味,製作秉持詼諧、風趣,闔家觀賞,樂在其中。」

沒錯,這個節目相當本土,這個節目很多不論歌曲、舞蹈、服裝、燈光、佈景,都能讓你眼花撩亂、回味無窮。話說姚文治上台之後,曾經把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頻道給關掉了,我當時還稍微惋惜了一下,難不成這個節目真的走入歷史了嗎?不過,他後來還是重新出現在電視上了。


節目中常常都是一位主唱站在舞台最中央,然後底下有四五對男女跳著國標。舞台不大,可是每一個人跳的十分賣力,感覺腰都快跳斷了,而且大家各跳各的,沒有一對是完全一樣的。觀看的時候,我總是怕他們會不小心相撞,為他們捏一把冷汗,可是終究不會撞在一起,這是「東西南北」這個節目緊張刺激的地方。此外,觀看節目裡面的穿著化妝也是很令人費解,彷彿節目是二十年前就錄好的,節目到底是甚麼時候錄的,裡面唱歌跳舞的人到底從哪裡找來,對我來說,依舊是個謎。步景更是一整個炫,走後現代野獸派風格,所有顏色燈光都用上了,我想現代裝置藝術家看到這個節目應該也自嘆弗如。


(0'11''最左邊飾王彩樺嗎??)

從小生長在台北的我,對於該節目裡面想要傳達的意含並不是很瞭解。某一次,我坐在同學的機車後面經過市民大道,看到檳榔攤上用五彩玻璃紙包裹的日光燈不停的轉呀轉,此時此刻,我的思緒逐漸清明:該節目所要呈現的,大概就是台客內心裡的極樂歌舞天堂吧。

[+] Read More...

2007年12月17日

Gay 不 Gay,聽得出來嗎?

語音除了與文字一樣傳達意義之外,語音也與人的面相、穿著一樣,給予大家你的第一印象,而且也透露出不少訊息。

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語音判斷這個人是男是女,這個人是在哪個地方出生長大,甚至大概是屬於社會哪個階層。

然而,性取向聽得出來嗎?同性戀者的語音到底跟異性戀者有沒有不一樣呢?

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Benjamin Munson等人(2006)為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校園內找來非異性戀男/女、異性戀男/女各11人共44人,請他們唸一些單子音開頭、單子音結尾的單音節英文單字,隨後測量母音的第一與第二共振峰(F1, F2)、 母音長度、音高、還有/s/, /sh/在聲譜(spectrum)中的平均頻率以及偏度(skewedness),看看這些地方會不會受到性取向的影響而有顯著不同。

結果發現,非異性戀男生/E/與/ae/的位置,均比異性戀男生要來得低;而非異性戀女生的/ou/
比異性戀女生來得前面,而/E/要比異性戀女生來得下面。

此外,非異性戀男生若與異性戀男生相比,在發/s/與/sh/時的能量比較偏向高頻率的地方。不過非異性戀女生與異性戀女生在這方面上並無顯著差異。

一般認為,非異性戀男生講話音高會比異性戀男生高,而非異性戀女生講話音高會比異性戀女生低,可是在這個實驗中,平均音高並不隨性取向而有差異。總而言之,非異性戀者與異性戀者在語音上面有不同之處,可是並不像社會大眾所想的,只是非異性戀男生講話像女生,而非異性戀女生講話像男生那樣單純。

既然在上述實驗中發現非異性戀者與異性戀者在某些母音以及/s/,/sh/的發音在統計上有顯著不同,那麼一般人可不可以聽出這不同的地方?我們可以利用這不同之處判斷出來講話的人是不是非異性戀?

Munson等人在校園裡隨機找了40個人,並將第一個實驗中44人的錄音擷取出來,請這40人聆聽,並請他們評斷他們聽到的聲音聽起來像不像異性戀(肯定是異性戀的是1分,肯定是非異性戀的是5分)。結果發現,說話者的性別、性向還有單字中母音的前後位置都對受試者的評斷結果有顯著影響。回歸分析發現,對女生的前母音而言,母音的第一、第二共振峰以及母音空間的分散程度是評斷一個女生是否為異性戀最主要的因素(這三項共解釋64%的變異);而女生的後母音聽起來像不像異性戀,則主要取決於第二共振峰

就男生的前母音而言,影響評斷的主要因素在第一共振峰、/s/的聲譜偏度(共解釋45%變異); 影響男生後母音評斷的主要因素在於第二共振峰、/s/的聲譜偏度,以及平均音高(共解釋59變異)。

以上這些結果顯示,說話者本身的性向對我們聽覺的評斷會有影響。此外,第一個實驗中所發現的異性戀者與非異性戀者語音不同之處,跟這個實驗中聽者所評斷的依據,大致相同。

除了上述的發現外,我們還會從一個人講話中哪些特徵來判斷他的性取向?在這之前的研究發現,男生如果講話越清楚,越正式,聽起來越像同性戀者(Smyth, Jacobs, & Rogers, 2003)。除此之外,過去研究也顯示語音與身高體重有某種程度的關聯:聲道的長短跟身高體重相關,而聲道的長短又影響到母音的第一共振峰跟第二共振峰。基於在第一個實驗中,我們已經知道異性戀者與非異性戀者在某些母音的共振峰不一樣,Mouson等人近一步想知道從語音判斷性取向的標準,是否與講話清晰度,還有從語音判斷的身高有關?

結果顯示,不同的性取向,其從語音判斷的身高高度平均數並無顯著差異。 然而,男生語音如果越清楚,聽起來就越像非異性戀者;女生則呈現相反的現象:講話越不清處,越容易讓聽者認為是非異性戀者。回歸分析發現,對女生而言,從語音判斷的身高與講話清晰度接對聽起來的性取向有顯著影響:身高越矮,講話越清晰,聽起來越像異性戀女生;就男生而言,只有講話清晰度對性取向有顯著影響:講話越不清楚,聽起來越像異性戀男生。第一個實驗講到非異性戀男生發出的/s/集中在高頻,這有助於語音的清晰度。

總結上面發現:非異性戀者與異性戀者的語音的卻有不同之處,而這聽話者也能從這些不同之處判斷說話者是否是非異性戀。這種差異有可能跟大腦神經構造有關,也有可能僅僅只是社群不同所造成的語音變化。如果這跟社群認同有關,那麼還沒有認同自己是非異性戀的人說話語音可能會跟異性戀者無異。到底真相如何,有待進一步研究釐清。

==========================================
最後要提醒大家,這篇研究的實驗問受試者是聲音聽起來很像異性戀還是很像非異性戀,而不試聽起來娘不娘/man 不man。雖然我們常常以為娘不娘/man不man跟聽起來像不像非異性戀有很大關聯,可是並不是百分之百有關。很多時候,我們在電視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講話聲音很像gay,可是並不娘的人,譬如:寫蛋白質女孩的king文china,蔡peom萍,還有常常上大愛電視台殷媛小聚的美術家,他們講話很gay,可是不算娘(也許有人不認同)。本篇研究也提到,異性戀男生跟非異性戀男生在音高上並無顯著差距,也就是說,非異性戀男生講話沒有異性戀男生來得高,與一般刻板印象不同。如果很娘的聲音是比較高的,那麼這篇實驗的非異性戀男生樣本的聲音其實聽起來並步娘。不過,娘不娘其實不止跟音高有關,也跟你講話鼻音重不重,每一句最後一個字是不是拉得特別長也有關係。

此外,這篇研究的推論母體是University of Minnesota中的總人口,相信不同語言或是不同文化圈中做出來的數據應該會有很大的不同。

自己聲音聽起來gay不gay,不妨自己錄音量量看!

參考資料:
Muson, B., Macdonalds, E. C., DeBoe, N. L., White, A. R., (2006). The acoustic and perceptual
bases
judgment of women and men's sexual orientation from read speech.

Smyth, R., Jacobs, G., & Rogers, H. (2003). Male voices and perceived sexual orientation: An
experimental
and theorical approach. Language and Society, 32, 329-350.

Dr. Benjamin Munson的網頁

[+] Read More...

2007年12月15日

看了就很「干」

簡體字的造字規則有很多種。
一種是流傳已久的俗字,譬如「宝」(寶)。
一種是草書用楷書的筆劃寫,譬如「书」(書)。
一種是取齊筆劃較少的古字體,譬如「众」(眾)。
一種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複雜的筆劃直接簡化,譬如「庙」(廟)。
一種是新創會意字,譬如「尘」(塵)。
以上這些我都沒甚麼意見。

我最不能忍受的一類,是取其音近而筆劃少者,其中最糟糕得例子,便是「干」。


(原圖來自Language Log。)

有一次在一本大陸書的封面上看到「天幹地支」四字,甚是驚恐。大概大陸書商想用繁體字增加古意感,卻反而畫虎不成。

要是倉頡地下有知,他心裡應該也會覺得很「干」吧。

[+] Read More...

2007年12月14日

戲曲與語音學研究

我發現,在台灣,關於戲曲念白以及唱歌時的發音研究,不論從生理學、音學、或是聽覺感知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幾乎沒有。(我相信應該有,只是我沒查到。)

以崑曲跟京劇為例,唸白跟我們一般使用的自然語言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崑曲與京劇唸白所用的叫做「中州韻」,是根據元周德清《中原音韻》以及卓從之《中州樂府音韻類編》等書所記載的發音為標準,中間經過幾百年的演變,再加上受到各地方言的影響,還有歷代各戲曲演員母語交互融合下,而變成今天的面貌。儘管沒有人一出生就講「中州韻」,也沒有一個母親對著自己的小孩講「中州韻」,但它有自己的音韻系統,它跟所有漢語方言一樣,有音調,也有變調,可是很少人研究。更有趣的是,小生在唸白中,大小嗓互換,什麼時候要用大嗓,什麼時候要用小嗓,卻好像沒有人分析。目前僅有大陸的許徵,針對京劇中老生與姜派小生的單字聲調與雙字詞聲調,作音高的測量。

不知道裡面的「單字詞」是怎麼唸出來的。一般來說,戲曲裡面的唸白都是一句一句的,很少會有單獨的字出現。我不知道科班出身的演員學唸白時是不是一個字一個字學。

兩字組變調的五度調值他沒有提供數據,讓人有點不清楚是怎麼算出來的。文章中兩字詞應該是單獨念,而第二個字很多都變成下降調。由於第二個字一定出現在最後的位置,所以一定受到語調boundary tone的影響。如果這些二字詞是放在句子中間,一定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很多唸戲曲的不懂語音學,而唸語音學的人少之又少,對戲曲有興趣的又更少,所以相關研究才會那麼少吧。

參考資料:
许征(2004)《京剧韵白声调单字音及两字组实验分析》,《多元文化》第4号,名古屋大学国际言语文化研究科国际多元文化专攻

许征(2005)《京剧小生韵白声调实验分析-以“姜派”小生为例》,《多元文化》第5号,名古屋大学国际言语文化研究科国际多元文化专攻

[+] Read More...

2007年12月11日

大家好像都很好奇

每次人家看到我都一定會問:「你現在到底幾公斤?」
我每次都說我沒量,不知道。(我是真的沒有量。)
前天量了一下:176.5 cm, 83.2 KG
比我去大陸之前少三公斤。
不過我還是希望能回到我五年前75公斤的樣子。

大學謝師宴
在晶華酒店辦的謝師宴。

上完汽車駕訓班之後莫名奇妙的合影

話說這張照片真的不是普通的怪。我除了教練之外,其他的人我一概不認識。而且我上課的時候還曾經跟教練大吵一架。不過那段大學剛畢業的日子除了學開車之外,早上就去健身房運動,然後遊山玩水,真的很開心。

新竹五峰鄉大隘社矮靈祭
2002年11月在新竹五峰的賽夏族矮靈祭拍的。過了暑假,開始唸研究所之後,就變胖了。欲報考研究所者請三思。

[+] Read More...

2007年12月9日

夜遊故宮

社上兩位人氣知性美少女在故宮擔任解說志工,再加上故宮週末晚上是免票參觀的,於是我們社團晚上就夜遊故宮了。雖然故宮從小到大去過不少次,校外教學時也 都有解說員講解,看的大部分都是常設展,但是在這次兩位學妹詳盡又「害羞」的解說之下,依舊獲得不少新知。底下簡單做個筆記與感想:

青 銅器是銅和錫的合金製成,本可依型式及功用分為食器、禮器、酒器、兵器等等。但是因為青銅器本身不易腐壞,有「子孫永寶」的意義,所以慢慢這些青銅器保有 原來器物的形狀,可是不再有其原本功用,而轉變成為紀念性的裝飾器物。例如散氏盤,盤本市盛洗手後剩水的水氣,但散氏盤借用盤的形狀,在上面記載兩國的土 地契約,並流傳子孫當作紀念。

青銅器上的圖案風格在各朝代明顯不同。商朝人迷信,強調神權統治,所以青銅器常裝飾以饕餮猛獸之紋,以收威 嚇臣民之效。西周崇尚樸實,所以青銅器花紋簡單。東周社會階層開始流動,封建制度已漸漸失去重要,所以青銅器上都描繪人民打獵、種田等一般的生活情形,充 分表現以人為本的精神。

西漢有許多「繭形」壺。採取繭的形狀,是因為西漢初年採取黃老治術,藉用繭的形狀,來表達「羽化成道」的含意。漢代殉葬常以玉蟬置入死者口中,求「再生」之意,而手中握有玉豕,象徵「富貴」。

==========================================

汝窯呈「雨過天晴雲破處」的顏色,而邊緣帶有粉紅色光澤,至今仍無法仿製。汝窯全球僅剩七十多件(包含破碎不完整的),而台北故宮藏有二十八件完整的汝窯瓷器。因為釉藥與瓷土膨脹係數不同,所以燒製之後釉通常都會有龜裂花紋,在當時反而是一種風尚。

定窯為了求大量生產,所以燒製的時候是扣著燒,以求窯內最大空間。因為扣著燒,所以碗緣釉藥都會剝落。工匠為了求美觀,都會在碗緣上鑲上金邊。

鈞窯呈紫色,但是因為釉藥關係,燒製過程中釉藥常常發生色彩變化,所以會出現暗紅色不規則色塊。

釉色到了清朝發展至極致。清代為了想要超越前人,除了發展各式釉色外,更研發出「鬥彩」,利用多次上釉、多次燒製的方式,製出色彩斑斕的瓷器。此外,明末清初由於朝廷與外國傳教士接觸的關係,更發展出了掐絲琺瑯。

=====================================================================================
最後免不了要跟戲曲牽扯一點兒關係。一樓大廳有清朝鍌金佛像三尊,其中正中間那一尊,盤坐於蓮座之上,右手壓腕呈蘭花指,左手手心朝上呈別枝狀置於腹前,這兩種都是戲曲中常見的手勢(尤其常見於旦角上)。

學妹說,敦煌壁畫上的佛像手勢變化萬千,張大千當年在石窟臨摹時也是讚嘆不已。據說台灣還有一群熱愛戲曲的朋友特別組團到敦煌觀賞這些手勢。

我 一直覺得漢族是一個不善歌舞的民族。漢族對音樂與舞蹈是相當健忘的。大家都知道,《樂》經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失傳了,可是當我們翻開先秦典籍,常常可見 《詩》、《書》、《禮》、《周易》引述於其中,卻都沒有出現《樂》(搞不好有只是我不知道)。很多舞蹈跟音樂也只是徒留美麗的名字,並沒有流傳下來,如果 要想像古代宮廷音樂的風貌,大概也只能去日本雅樂(gagaku)韓國雅樂(a-ak)與越南雅樂(林邑樂)追尋。

漢民族生活中也鮮少使用到樂舞。節慶的時候,我們不會像其他民族到街上廣場跳舞,結婚的時候,我們的公婆也不會像韓國的一樣,跳舞出門迎接新娘。戲曲中出現很多舞蹈,可是跟其他民族的舞蹈相比,過於「程式化」,而且那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出來的。

可是,中國人向來好像特別重視手的姿態。下棋時,舉棋提子有一定的手勢,以求優雅,展現君子風度。彈琴時,更講求手的姿態,明朝《太古遺音》內有手勢圖數幅,各各指法以花草鳥獸的姿態比擬,可見古人在手的姿態上,賦予了不少神奇的想像。



當 我們看戲曲,甚至傳統繪畫與雕塑之中,手指在掐捏曲直之中,忽似蘭花、忽似玉枝,忽似飛雁,忽似翔和。除了透過眼神展現情感外,雙手十指彷彿也各自有了靈 魂。某次看電視介紹梅蘭芳,裡面有一段講到一位俄國芭蕾舞家,看到梅蘭芳的表演之後,感嘆說道:「我覺得我的雙手是殘廢的!」





想遍全世界的表演藝術,我不知道有哪個是比中國傳統戲曲更注重手的姿態。

[+] Read More...

2007年12月7日

便秘良久

總算是大出來了(雖然這樣形容很不雅,可是我真的覺得我的論文真的跟一坨大便沒兩樣)。到影印店拿自己的初稿,看到他們一本本靜靜躺在桌子上,頓時百感交集,難以言表。

研究所生涯中,經歷了不少難關跟波折,這之中有幾位同學跟學弟妹中途退出,再也沒回來過了。當初寫論文,實驗好不容易做完,東量西量卻沒有什麼有趣的結果,身心困頓,一時想不開,便休學去也。

上個月中去了一趟大陸,雖然才待在上海短短三天,可是感受人潮與空間極大的壓迫感。回到台北,第一次覺得台北人口稀少,空曠整齊,感覺台北的一切都變得很簡單,思緒也變得清明些。這時候突然覺得論文不難,難得只是自己要如何克服畏懼與怠惰的心。

儘管裡面文法錯誤跟typos錯很多,儘管論述邏輯並沒有很嚴謹,儘管還有好些東西要補上去,儘管結果不甚有趣,儘管老師說沒問題可是自己知道裡面狀況百出,儘管有很多個儘管,今天還是大出來了。

現在就抱著大無畏的心情面對口試了。

[+] Read More...

2007年12月5日

快雪時晴

下午四點去中正運動中心游泳,然後在台大醫院旁巷子內一家賣烤肉沙拉的餐廳吃飯。餐廳電視正在播放年代新聞,是中正紀念堂的現場連線。吃完付帳的時候,電視中一名黑框眼鏡的女子(或是男子?)被警察拉扯,邊哭邊說:「我覺得我好冤枉.......」其實應該是很令人同情的畫面,可是不知道為甚麼餐廳內所有人看到這個人在哭,都噗哧一笑,包括我也是忍俊不已。不知道為甚麼,我不禁想到上個月出國前看的新編京劇「快雪時晴」。

現在一些人過於熱衷爭執於意識形態,不僅新聞都宛如鬧劇一般,現在就連看個京劇,也會感到意識型態帶來的壓迫感。

「快雪時晴」一劇由王右軍的《快雪時晴帖》發想。「快雪時晴帖」是一封王右軍在晉室東渡後寫給友人張容的信,因為信封上王右軍稱對方為「山陰張侯」,讓出身北方的張容認為右軍已放棄收復故土大業,使張容深感不以為然。張容出兵一心要收復故土,卻戰死沙場,其魂魄隨著《快雪時晴帖》一路飄飄蕩蕩,從太宗陵墓、南宋秦淮、紫禁城三希堂,一直到台北的故宮博物院,看盡了古今興衰,天下分合,突然能體會到王羲之寫下「山陰張侯」四字的用意。

我搞不清楚張容不爽的事情是史書有載還是憑空發想,不過在演出之前國光劇團的王安祈老師上了中廣黎明柔的「人來瘋」節目接受訪問,稍微聽得出來該劇團有受「上層壓力」。

不過撇開這齣戲傳達的意識形態不談,這齣戲還是有很多不錯的地方。戲中有很多新編的交響樂,跟京劇曲牌搭配的不錯。不過編腔都還是側重「西皮」這邊,可能西皮聽起來比較沒那麼沉悶,比較能顧及不看戲的觀眾?男高音男中音的音色在戲中也能跟京劇聲腔配合,不會特別唐突。倒是女高音,雖然是扮演溫柔母親的角色,可是唱的聲音好「雄壯」。

戲中用了三條劇情線,若是沒有買節目單,恐怕一開始會不容易理解。某次聽于菁說:「感覺現在的戲劇都要買節目單才能明白他在演什麼。」就觀眾理解方面來說,這不是好現象。

舞台一直360度旋轉,看久了頭超暈。

其實看完這齣戲隔兩天我就出國啦,沒能馬上寫,所以現在也想不起來一些細節了,只是昨天看新聞突然想到這齣戲。

[+] Read More...

2007年12月4日

緩歌慢舞凝絲竹



《長生殿.驚變》【南泣顏回】
花繁,穠艷想容顏,
雲想衣裳光燦。
新妝誰似?可憐飛燕嬌懶!
名花國色,笑微微常得君王看。
向春風解釋春愁,沉香亭同倚欄杆。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