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剪頭髮。
設計師:「你有甚麼想法呢?」
我:「想換髮型,可是沒概念。」
剪完,我就變鳳梨了。-__-|||
2007年8月22日
學長坐於茲
以前國文課最討厭的一篇文章就是歸有光的《項脊軒志》。整篇文章都是記載一些很瑣碎的事情,甚麼房子怎樣「珊珊可愛」呀,然後又甚麼兄弟分家,居住的地方就變得很狹小。接下來就出現一名愛碎碎念的老嫗,尤其是讀到下面這一段,常常覺得不耐煩:
室西連於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余泣,嫗亦泣。
真奇怪,小孩子哭了,怎麼不進去看一下,只是站在門外問「兒寒乎?欲食乎?」,然後想到這邊就咿咿呀呀地哭了起來。還有那句「而母立於茲」更是莫名其妙:恁老母站這裡關我屁事呀
Michael學長是菲律賓華僑,長得有點像哈姆太郎,英文有不懂的地方我們都會找他,講中文有點遲鈍,碰到不會講的就呵呵地笑了起來,大家都很愛他。那天跟學姐喝咖啡,學姐說,Michael現在很少來所上了,不知道現在在幹麼。我說,那每次看到他做的那個位置,不是觸景傷情嗎?學姐說是啊,還有很多以前一起在電腦室唸書的人,不是畢業,要不然就是要出國坐交換學生了。雖然所上有新進來的學弟妹,不過跟他們一點兒都不熟。
突然想起《項脊軒志》中的「而母立於茲」,心中有物換星移之慨。歸有光先生,這麼多年來,我一直錯怪你了。
2007年8月21日
騎車要專心
上禮拜晚上,把腳踏車騎到台大鹿鳴堂,跟學姐碰面。本來想說在YAMAZAKI喝咖啡就好,可是沒開,便移往大學口STARBUCKS閒聊去。稍晚,雨勢忽然加大,一直到晚上十點,仍不見減緩趨勢,於是打算走路回家,把腳踏車丟在那邊,改天再拿。
禮拜天去原地找腳踏車,卻怎麼找都找不到,心裡想說會不會被拖吊到水源校區,可是又納悶學校效率會如此快速,不過在附近找了很久都找不到之後,還是索性走到水源校區。
水源校區是我第一次進去,氣氛蕭瑟異常,斷枝橫路,牆垣斑駁,樹不成樹,樓不成樓,彷彿棄守的死城。大概以前是軍方用地,尚可看見牆上殘缺的「堅貞」、「忠誠」等標語,一派冷落景色。走了大約五分鐘,才到腳踏車拖吊區,還好我假踏車停在最邊邊,一看就找到了,只是被鎖起來,只能改天再來拿。當天一整個下午什麼事情都沒作,都只是在找腳踏車。
今天下午去拿腳踏車,碰巧下雨,路面濕滑,騎到我家後面,突然見兩位摩門長老騎腳踏車而來,跟我say hello,我禮貌性點了一下頭,結果一個不閃神,就摔倒在地,膝蓋血流如注。
摩門長老過來關心,我說沒事可以站起來,結果其中一位說:「我們會在這邊碰面是有目的的,有沒有興趣來我們教會。」我只想趕快回家上藥,實在沒心情跟他們磨蹭,便強裝笑臉匆匆離去。
心情真是超不爽。
2007年8月12日
2007年8月7日
午夜吟聲
二次大戰之後,西風東漸,亞洲國家人民儘管表面上故作矜持,看到西洋電影摟摟抱抱,或是畫廊裡的裸體雕像,還是會臉紅心跳,實際上體內的libido一直在血液裡如蟲兒般蠢動著。一直到六、七零年代,libido終於在東亞電影找到出口:在香港,有邵氏兄弟公司所出品的以金瓶梅為腳本之古典風月情色片;在日本,則有低成本情色片ピンク映画(,粉紅電影)。
正如同香港的風月片一樣,雖然性與愛散佈在粉紅電影的劇情之中,但是畫面沒有大膽的露點鏡頭,總是以寫意或象徵的手法輕輕帶過。此外,粉紅電影的音樂充滿濃厚的女人味,除了常以挑動情愫的吉他、哀傷的薩克斯風,以及象徵女性對愛情憧憬的鐵琴與木琴外,音樂也常常穿插女演員的悄悄話般的獨白,就算有唱歌,也是以喃喃自語的嗓音唱著,彷彿要跟你說甚麼故事,又很怕被人聽到。上圖為此類電影代表作之一,田口久美的「エマニエル夫人」(東京愛曼紐夫人)。
田口久美--"O" 嬢の物語
桑原幸子的ウィーク・ポイント (Weak Point)我相當喜歡。雖然是由古典樂曲(?不太確定,旋律很熟,知道的人麻煩告訴我一下)改編而成,可是相當具有戲劇張力,即便是聽不懂日文,稍微想像一下,也可感受此曲的趣味。前奏彷彿將人帶進女主角昏暗狹小的房間,女主角一個人對鏡自憐,緩緩獨白。到了間奏的地方,節奏加快,彷彿女主角想到往日的激情似的,心跳加快,結果突然宛如高潮一般,「啊」地一聲嘆息,又將人帶回到不堪現實場景。主旋律再度出現,想著過去的美好,其實只是讓自己再度陷入惱人的漩窩。
除了女性的獨白之外,粉紅電影音樂更獨樹一格的地方在於充滿女演員的呻吟,有時甚至連爵士鼓都不用了,所有重拍都以呻吟聲取代。下面池玲子的「恋の奴隷」就是個完美的例子。
「流離のギター」(流浪的吉他)能把呻吟處理成像海豚叫一樣,也很不簡單。
相關連結:
http://www.tiliqua-records.com/
http://differentwaters.blogspot.com/2007/07/you-knew-this-was-inevitable.html
http://www.safariunderground.net/archives/1144
http://mimida.blogbus.com/
http://www.post-concrete.com/blog/?p=222
2007年8月6日
4'33"
4'33''是美國前衛音樂大師John Cage的著名作品。全曲共分三個樂章,全長4分33秒。
此曲自由度極高,任何樂器都可以演奏,獨奏或合奏皆宜。就算是琴藝庸劣也不打緊,只要有心,不管是小孩或老人,只要你有能耐在演奏廳待上4分33秒,便可成功演奏此曲。因為這首曲子,一個音符也沒有。
據說此曲在1952年八月29日在紐約首演的時候,觀眾看到鋼琴家David Tudor默默的坐在鋼琴前,把琴蓋闔上,然後打開,表示第一樂章結束,如此步驟又重複了兩次,完成了第二樂章及第三樂章。在這短短的4分33秒鐘,許多觀眾因為感到不耐而離開,所以現場都是一片觀眾焦躁不安產生的噪音。其實,這正是John Cage的本意:「我們不管在哪兒,聽到的都是噪音。([W]herever we are what we hear are mostly noise.)」
John Cage 一生追求東方美學,喜歡在音樂中大玩機率遊戲,將混沌概念帶進音樂之中。老子曰:「大音希聲。」此曲可謂得老子真義也。
現場錄音:
4'33" played by BBC Symphony Orches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