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30日

我好像做了一件不太理智的事


就是,我跑去開了黃金存摺。

[+] Read More...

2007年3月20日

去醫院好害羞

昨天早上十一點到了醫院,果不其然,候診走廊上亮的燈號離我的號碼還差三十幾號,一直枯等到一點多才輪到我。這期間不免要起身走去量血壓或上廁所之類的,可是因為腳相當的痛,只能扶著牆上的欄杆勉強走著。可能真的樣子太狼狽了,一路上來看病的老人家都投以異樣的眼光。生病除了帶來身體上的痛苦,還讓人有一種羞恥感。

[+] Read More...

2007年3月18日

坂東玉三郎 籠釣瓶花街酔醒


在《馬友友的巴哈靈感》(Yo-yo Ma Inspired by Bach)系列中,第五部是與日本國寶級歌舞伎女形(おんながた)大師五世坂東玉三郎(ばんどうたまさぶろう)合作而成。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五號曲風深沉幽怨,而坂東玉三郎憑著對音樂的直覺,運用醇熟細膩的歌舞伎肢體動作,將巴哈的音符一一轉化成優美的舞蹈畫面。尤其是在最後一段中,坂東玉三郎身穿一襲素衣,手持白扇,在熒熒燭火間舞動衣袖,並將燭火一一搧熄,音樂奏畢,只剩最後一支為熄滅的燭火搖曳著。這種美感經驗,讓人回味無窮,久久不能忘懷。然而,在台灣,想要找到坂東玉三郎的表演錄影,除了這片馬友友的巴哈靈感之外,或是偶爾(兩三年大概才會碰到一次)在nhk看到坂東的歌舞伎演出,實在是付之闕如,少的可憐。


[+] Read More...

痛風

(影片是葛蘭於電影《野玫瑰之戀》中演唱的「說不出的快活」,與內文無關,只是純粹喜歡葛蘭而已。)

[+] Read More...

2007年3月15日

音樂老師

近日在網上看到下則新聞,過去不愉快的回憶頓時又湧上心頭。

[+] Read More...

2007年3月4日

孟姜女

這應該是我繼上次上崑龍鳳衫,第二次看的新編崑曲。我是看禮拜六晚上那天的,看完後,對該劇得劇情感到很.....無言。

整齣戲進展讓人感覺很「迅速」,第一齣萬喜良躲避官吏追捕,逃難途中遇到一位農夫,聊一聊,就變生死之交了;第二齣萬喜良碰到孟姜女拜月,又一見鍾情,互相交換玉珮,又剛好是一對.....第三齣更是搞笑。孟姜女的爸爸對媽媽說「看他們還蠻配的,有意將女兒許配給萬喜良」
云云,結果媽媽聽了就突然說「其實已經暗中叫梅香安排婚事」,然後新人就突然出現了
,婚禮就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下進行......感覺孟姜女的媽媽還真幽默,就這樣給老爺
來個驚喜。

到後來孟姜女在萬人塚尋找萬喜良的屍骨更是灑狗血,最好是那樣滴血滴到第三具骨頭就剛好找到。之後又「碰巧」發生秦始皇遇到孟姜女,便把孟姜女搶過去作為後宮,想當然耳,孟姜女最後當然寧死不從,自殺以示貞節...在我心中,秦始皇雖然是個暴君,可是好像也不是那種豬哥型的色鬼(不過我跟秦始皇也不熟,大概也是為了劇情需要,把秦始皇塑造成豬哥型的人物),所以看到這邊,心中甚是奇怪。

一開始有「副末開場」,倒是讓我眼睛一亮。傳統的劇本中,一開始都有標目,講述劇情梗概或創作緣由,就好像西洋戲劇中的chorus,我覺得這還蠻好玩的。可是那個老生中場又突然跑出來說「欲知後續如何,請看下回分解」,崑劇變成說書,感覺也是很搞笑。

雖然曾教授對崑劇頗有研究,不過相較於古時候社會崑劇劇本創作者眾多,平日接觸到崑劇的機會也很多,現今社會的人跟崑曲有很大的距離感,要將劇情融入到這些「曲牌」,自然是難度很高的事情。古時候的劇本,動輒都要幾十齣,唱腔優美或身段繁複者,便流傳下來成為折子經典。現在觀眾沒那麼時間,劇團也要顧慮到成本當然不可能會有這種幾十齣的劇本出現,不過將一個故事,擠進六齣「曲牌體」,不知道是不是造成孟姜女劇情迅速到很搞笑的原因......?

以上寫的純粹是個人無聊碎碎念......